第一百五十八章烛火-《小太岁》
第(2/3)页
郑怀先喝
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这次出山,是为了救下戒尘大师,否则就凭借那个只敢躲在玉华行宫里面的胆小鬼,还不值得我出来。”
老人靠在椅子上,语气有些遗憾,“江湖事江湖了,也对。不过陛下还没有你说的那般不堪。”
郑怀先冷哼一声,“一个抢了自己儿媳妇的人,还想怎么样。”
老人双手交叉,放到自己的腹部,心中无奈,作为一个正统的儒家子弟,礼义廉耻这四个字是他们读圣贤书之前,就要铭记于心,也是作为人最基本应该遵守的道德。而那位陛下,竟然抢了自己四儿子的王妃,将其封为自己的贵妃。
一想到这里,老人既无奈有心痛,一位君主开始无视道德的时候,也恰恰是他失去民心的时候。
“我这一路走来,各地官吏,贪得无厌,巧立名目,各种赋税强行征收,百姓苦不堪言。每天街道之上都要饿死,冻死的人。远的不说,就说长安城里面,每天饿死,冻死的还少?”
“北部边境上,每天都在打仗,都在死人。可是又有谁知道,没了齐王坐镇的这几十年间,大明都是胜少输多。”
老人继续躺在椅子上,听着自己女婿慢慢说着大明近几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作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老人每天的案头之上,都会有这样的书信,老人其实什么都知道,就是不愿意承认。
他也知道为何郑怀先与自己说这么多,因为前几日老国公死在鸡鸣寺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在长安城流传开来,说是为了请陛下调查凉州骑军屠杀百姓,冒充军功的事情。
老国公以死换来了陛下调查此事的决心,那么就要挑选一位钦差大臣前往凉州调查这件事情,但是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哪位是可以胜任,又愿意前去的人。
这一件好差事吗?
当然不是,接下这份差事的人,首先得罪的便是七大藩王之一的梁王,再一个得罪的便是凉州的骑军,查出来事情的真相,自己就可以安全返回长安城了吗,哪里会这么容易,梁王在七大藩王之中算是一个比较软弱的藩王,但那只是与其他的藩王相比而已,梁王手下那只纵横西域的骑军可不是吃素的。
那么谁会接下这份差事?
在老人看来非自己莫属,一来自己这一辈子从进入翰林院到掌管御史台,自己对于先皇与明皇陛下都是忠心耿耿,二来杨钊为了彻底掌管御史台,也会极力促成此事,到时候不管自己是被暴乱的凉州骑军杀死,还是在路上被人杀死,杨钊都可以彻底掌管御史台。
第三就是自己那么多年来上奏弹劾的大小官吏,没有几千,也有上百了吧,这些人里面,鱼龙混杂,皇室宗亲,豪门功勋,比比皆是,没办法,老人当年就是因为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被先皇看上的,从而可以执掌御史台。
但是说到底,还是要老人自己点头同意,陛下才会真的让严之维去调查这件事情。
郑怀先今晚特意送走自己的媳妇与
儿子,就是想劝劝老人不去接下这份差事。
“你想说什么,老夫我都知道,但是我不能答应你。”
郑怀先低着头,神色有些落寞,“就当做是为了静儿,为了您的外孙,都不行?”
老人畅然一笑,响起白天给自己夹菜的外孙,心里就是高兴,“人们都说,人老了有两件放不下心的事情,一件就是子女,到了我这,静儿嫁给你,我放心也安心,一个儒家百年不出的圣人,我看谁敢欺负静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