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再相遇-《八零俏媳翻天了》


    第(2/3)页

    “小方啊,你作为新闻人,有这样的觉悟是对的,但是做法上,却有失偏颇了一些,你想过没有,你的文章一发,到底会把社会舆论往什么地方导向,其实到最后谁也控制不了,凡事不可太激进,明白吗?”

    方译似懂非懂,还沉浸在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的激动之中,告别教授之后,他按照父亲给的电话,联系了对方。

    但出乎意料的,电话那头并不是父亲所说的所谓老同事,一听是方淮山介绍来的人,对方丝毫没有犹豫,便和方译约定好了见面地点。

    两人见面的地方是一个位于郊区的棉纺厂,方译找了许久才找到地方,山路崎岖,走了很久。

    原本以为这么偏僻的地方,肯定人烟稀少,谁知到了之后方译才发现,这里的机器运转得热火朝天。

    这是省城第一家民营棉纺厂,今年年初才刚刚建厂,方译找的这个人,正是这里的厂长郑东海,这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合伙收购的一家国营棉纺厂。

    这样的模式,在这个年代,绝对是最为大胆的一种尝试。

    而郑东海之所以和方淮山扯上交情,还是他在申办棉纺厂的时候,在工作中和方淮山有了不少交集,而方淮山一直看好他,给过不少的帮助。

    方淮山能把郑东海介绍给方译,想来就是想让方译在他这里更为直观的了解当今的形势,而不仅仅限于纸上谈兵,从而发出那样激进的文章。

    由此可见方淮山的用心良苦。

    郑东海带着方译参观了自己的棉纺厂,一道道工序下来,最后来到了成品库,这些布料,和国营棉纺厂的比起来,质地上感觉更为细腻一些。

    “郑叔叔,这些布的销量如何?能进入百货大楼出售吗?”

    郑东海摇了摇头,“百货大楼直接销售的布料要求国营大厂大品牌,现在我们合作的就只有两家服装厂,给他们提供布料,做出成衣来再拿到百货大楼出售,可是这样一来,资金周转就缓慢,都快坚持不下去了。”

    方译紧锁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就没想过其他的销售之法吗?”

    方译想到了观涛村小渔村里的那帮村民们私底下售卖的那些商品,玲琅满目,如果让他们把厂里的布拿去推销,想来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他一下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会让自己来郑东海的厂里了,写在报纸上的,都是理论,只有实际运作起来,才可能知道这些理论是否能成功。

    “小方,不瞒你说,我私底下也联系过这些人,这件事,你父亲也知道,虽然没表示支持,却并没有反对过,但是谈何容易啊。”

    说起这些,郑东海的脸上满是焦虑,方译发在龙阳市日报上的那篇文章他看过,在那篇文章里,他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

    可这希望却又如此渺茫。

    方译看到了一匹与众不同的布,摸起来和其他卡其布手感有些不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