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岩的对峙-《北明不南渡》
            
            
            
                
    第(1/3)页
    美丽的女人,让方以智左右为难。
    只得又在忐忑中度过一天。
    ……
    寒冷已经席卷的北方的大地。
    虽说如此,北方的百姓们却享受到了难得的安宁,没有战乱,甚至连曾经横行的瘟疫也自然的消弭。
    崇祯十七年,不仅仅是历史的节点。
    也是气候人文的节点,在十七年以前,大明的土地多灾多难。
    天灾之中夹杂着人祸,将大明一步步推向深渊。
    而在十七年之后,却突然变了。
    曾经的灾害,自然的消失,干旱没了,瘟疫也没了。
    入关的鞑清简直运气好到爆炸,捡了漏般的进入中原。
    不过,在这里,就变成了朱慈朱慈登基为帝的大吉之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崇祯时期的灾害,在新皇登基后烟消云散。
    虽然气候的转好,和朱慈本人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扛不住大臣们很多还是很迷信的,大臣们很迷信,下面的百姓更迷信了。
    灾害的消失,简直就像是老天在告诉大家,新皇帝才是真正让老天认可的天子。
    原本朱慈的威信,在北方的百姓中已经到了顶峰,现在又在这种不可质疑的事实下面。
    更没有人敢于质疑朱慈作为天子的合法性。
    当然,朱慈对于京城以及附近的州县,已经统治的十分牢固,所谓的天象只不过是在他统治的基础上锦上添花罢了。
    不过,还在冷宫里崇祯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在后宫里,听说了钦天监奏报的事实后。
    崇祯只能叹息……莫非大明那十几年的灾祸,真的是因为老天不喜欢他这个皇帝?
    凭什么啊?他哪里不好了啊!
    北方是平静的,只要经过几年的修养生息,很快便会恢复战争的创伤。
    但南方,还并没有安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