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被亲爹托付给少年仙君后》
            
            
            
                
    第(2/3)页
    但一己之力还是太过单薄,苏苒之最终无可奈何坠入魔气。
    不过,苏苒之争取来的这一宝贵时间对天庭来说大有用处。
    王母眼睁睁看苏苒之陨落后,也曾良心发现,想要堵住那魔气倾泻的豁口。
    所以她想出了一个阴损的主意——她吩咐幸存的仙人们将死去仙人的尸体拿去堵漏洞。
    其中就有青衣蛇男的小主人。
    王母当时说的是:“仙人体内都有仙骨,仙骨无论是坚硬程度还是力量都比我们的仙气要强——如果魔气全被堵住,活下来的不仅仅是我们天庭之仙,还有下界数不尽的凡人和妖鬼。”
    仙人的道行除了心境修为外,都在一身仙骨上。
    这么做,就是断了所有牺牲仙人的投胎之路,让他们彻底灰飞烟灭。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母这么做也有她的道理。
    要是不堵的话,任由三界倾塌,大家还是得一起灰飞烟灭。
    反正结果都是一样,为什么不试试呢?
    但这么做对失去亲人的未亡人来说,心里成熟的压力是巨大的。
    而且蛇这种生物天生心眼儿小,以牙还牙、睚眦必报都是本性。
    这便是青衣蛇男和王母结下的梁子。
    当时,秦无看着王母吩咐众仙投放尸体这一幕,想到的是,有一次苒苒带他在摇光星上看下界百姓。
    那年凡间的北方正好闹饥荒,别说啃树皮了,人吃人的场景都有。更有一位将军将其女儿放进锅中活烹,犒劳军中得力将士。
    苒苒当时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评价,更没有动手干预、改变什么。
    未知他人苦难,莫劝他人向善。[1]
    事后,过了很久很久,秦无才知道苒苒将那可怜小姑娘的魂魄牵引来天庭,重新投胎为一位求子的天将家庭里。
    那位天将天生一身凶悍煞气,命中注定无一子女,不过他们夫妇本人很想要一个孩子。苏苒之跟他提过小姑娘的事情后,天将欣然同意。
    待这位小姑娘出生后,终于享受了一回真正的父母关爱。
    不过苏苒之倒是再没去看那小姑娘一次,好像出手帮助的人不是她一样。
    那段时间的秦无对什么都是懵懵懂懂,是苏苒之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教他。
    秦无偶然看到那凶神恶煞的天将将闺女驮在肩膀上,在花园附近扑蝶玩耍,慈祥的不行。
    而那位小姑娘让秦无觉得莫名熟悉。
    秦无终究是没忍住,再次跟苏苒之对饮的时候,问她:“你不是说不能妄加干预吗?”
    苏苒之当时抬眸看他,没料到他居然这么快就发现了。
    她轻笑:“我也这么想啊,但是我忍不住。”
    原来,那惨死的小姑娘不过是将军庶出的女儿,她整日眼巴巴的渴望父亲能看她一眼。有一天终于得到传唤,惊喜不已。
    却不料那成了她见到父亲的最后一眼。
    苏苒之继续笑着说:“我就是个大俗人,做事随心。忍不住就不忍了。”
    秦无那会儿比现在面嫩得多,每每跟苏苒之说话都要鼓起勇气,陡然听到她剖析自己内心——一般仙长只给关系极其亲密的人剖析内心。
    秦无端着茶杯的手更是拿起也不是、放下也不是。最后倒是闹得自己红了耳垂,也不知道想到什么。
    思及此,秦无忍不住看了身边的苒苒一眼——这人惯喜欢逗他。
    不过也是他自己没出息,总是被苒苒三言两语就搞个大红脸。
    看着殿内你来我往、不知不觉就过招成百上千次的王母和青衣蛇男,秦无突然意识到,那位坐在天将肩膀上扑蝶玩的姑娘,好像就是青衣的小主人。
    不过,当时天将都被召集去救灾救难,救了旁人,自家人先顾不上了。
    主要是当初秦无在苏苒之‘死了’的巨大悲痛中走不出来,来不及想这么多。
    现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一看,一切都清晰了然。
    秦无想,青衣蛇男恐怕也不知道他小主人的来历。
    青衣蛇男正和王母缠斗的不可开交。
    苏苒之手中钝剑突然颤了颤,仿佛也想要加入战局,饮一饮那歹人之血。
    苏苒之心念一动,电光火石间,她耳边陡然出现假兆恩在桃园里对王母说得话:“她的命不可逆、不可转,无人可替。”
    当时王母的回应是:“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所以,假兆恩是知道王母要替她的命吗?
    假兆恩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武道长是他的人?
    而且,王母这么反问,岂不是就代表默认她‘安排替命’的所作所为?
    苏苒之只感觉凭着王母的智慧,不大会直接反问回去。
    当然,也不排除王母当时惊慌过头,才无意识的承认自己野心。
    这个念头刚一出来,苏苒之心中陡然出现一条清晰明了的逻辑线。
    此刻,她终于将所有信息和谜题全串联在一起!
    苏苒之宛若醍醐灌顶,顷刻间便想明白了三界崩塌的前因后果,想明白了个人立场促使他们所做出的各项抉择,还有那……真正的布局人。
    她手中的钝剑再次颤动,杀意依然直指王母。
    苏苒之索性不再犹豫,她松开秦无的手,悄无声息的向前迈出一步。
    这是要加入战局的意思。
    秦无就在苏苒之抽手的瞬间,心中一空,虽然他尚不确定苒苒的意思,也不大明白这会儿进去打什么?坐等他们两败俱伤不好吗?
    但秦无跟苒苒多年携手游历的默契让他紧跟着苏苒之出手。
    苏苒之加入王母和青衣蛇男的战局,那么秦无就为她阻拦住那四个想要上去帮忙的仙长。
    苏苒之的钝剑所向披靡,先是横剑进去,正在交手的王母和青衣蛇男皆在雪亮的剑锋中看到自己的眉眼。
    然而还不等他们细看,钝剑上锋锐的剑气便逼得他们不得不后退。
    苏苒之一招就横身切入两人战局。
    青衣蛇男身上带了‘长甲犬’的特性,仿佛不知疲惫,但王母也不是吃素的,她宫殿内浓郁到几乎粘稠的功德之气尽为她所用,青衣蛇宴此番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
    可战局内来了一个苏苒之,还是武力、功德皆在王母之上的苏苒之。
    不管是王母,还是青衣蛇男都落入下风。
    王母无法压制青衣,而一时半会儿,青衣也没法杀了王母。
    苏苒之身在其中,对两人无差别的动手,看不出她目的如何,想要帮谁。
    王母的心咯噔一跳,她甚至还没意识到哪里出了错,这局面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她只感觉自己的计划好像要化为泡影——再这么下去就替不了苏苒之的命了!
    王母不再纠缠战斗,直接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将整个宫殿化为一个巨大的阵法。
    以瑶池之水为引,以功德为基,阵法开始运转,生生不息。
    这回就算是青衣蛇男都老老实实的被困在原地。
    苏苒之尝试着动了一下,发现虽然行动有涩滞感,但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阻拦。
    瑶池的水面迅速下沉,取而代之的王母面前小鼎的水面不断上涨。
    之前被王母隐藏起来的陈若沁和曹子年也出现在小鼎附近。
    青衣蛇男那丧失理智的瞳孔在此时都被充盈的功德镇得有些涣散,涣散过后,有那么须臾的时间居然恢复正常。
    唤回意识的青衣蛇男竖瞳里不掩惊骇,他咳着血,被周遭功德困得死死的,怎么都冲不出束/缚他的牢笼。
    他冲苏苒之喊:“别去听那疯婆娘说话,她要替命!”
    然后话音刚落,青衣蛇男的瞳孔又变得全黑——这是他将自己炼制为长甲犬的后遗症。
    丧失理智,心存只余杀戮。
    跟秦无困在一起的四位仙家见假兆恩居然直呼王母为‘疯婆娘’,手都忍不住抖了抖,但以他们的涵养,终究做不出骂街的事情。
    王母将曹子年和陈若沁悬于鼎上,发丝散乱,头上的发簪珠钗全都散了。
    打眼一看,确实也不算辱没了青衣蛇男的称呼。
    但王母已经无暇顾及他那边,只是对苏苒之说:“他身上牵连着《大道仙途》的命脉,如果他死在瑶池水中,里面所提到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无主、无神之物,彻底消散在天地间——大人,这时候,你该做出选择。”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曹子年和陈若沁死了,那么功德之笔曾写出的跟曹子年和陈若沁关系紧密的人都会跟着他一起死。
    包括天问长诸位长老和师兄弟,甚至还包括大安国那位皇帝。
    王母将选择的机会抛给苏苒之——救,还是不救?
    这会儿的场景跟当初苏苒之困住王母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当时是苏苒之逼着王母做出抉择,而现在,则是王母逼着她做决定。
    王母站在高处看苏苒之。
    她以前很不喜欢苏苒之那种淡然的目光,只感觉自己跟苏苒之对视时,平白好像矮了一头一样。
    因此,她想着等自己身在高处,便可以俯视苏苒之。
    好不容易这辈子有机会做一回,却不料她依然感觉自己好像身处低位。
    原来,气势的高低跟盛气凌人与否无关,跟个子高低、所站高矮也无关。那是源于本心而生出的气场。
    苏苒之的眉眼始终是舒和的,即便到这时候也依然没有歇斯底里、战战兢兢。
    她甚至可以说是漫不经心的往前走了两步。
    刚刚还想要见血的钝剑这会儿却有些不情不愿,好像跟青衣蛇男站在了统一战线一样。
    ——他们都知道王母要让苏苒之去替命,都不想让苏苒之救曹子年和陈若沁。
    秦无看着她往前走,再联系着刚刚青衣蛇男清醒时候说过的话,这会儿心都要悬在了嗓子眼儿。
    秦无承认,在厚爱天下苍生这方面,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跟苒苒产生丝毫默契。
    这人是真的会仗着自己不会真的完全消散,就罔顾生命安危于不顾!
    秦无若是要强行动用魔气,冲破功德桎梏,出手阻拦苒苒也未尝不可。
    但此刻,他只感觉自己体内的魔气与苒苒的清气好像共鸣了一下。
    这一点共鸣让秦无陡然安静下来,那共鸣的余韵在他心中将散未散,好像在一点点的安抚他,告诉他苏苒之心里有数。
    虽然苏苒之的‘有数’经常让秦无不敢苟同。
    但他还是选择在这关键时候相信苒苒。
    即便曾经遍体鳞伤,但秦无对苏苒之的信任依然坚不可摧。
    苏苒之仅仅往前走了两步就停下了。
    从她的角度可以清晰看出曹子年和陈若沁脸上的惊慌。
    曹子年还好一点,他到底年纪不小,而且被王母抓来之前刚刚稳固过道心——他不求显贵、不求荣华,跟着师父和师弟常伴青灯古佛,便为圆满。
    他不怕死。
    但陈若沁只比苏苒之这辈子的年纪大稍微那么一点,她从小被天问长诸位长老师兄们宠着长大,还从未独自一人面对过危险。骤然看到那半蛇半人的怪物厮杀,要不是王母用神力缚着她,指不定真的会被吓到尿裤子。
    陈若沁这回受了很大折腾,几乎是吓晕、惊醒、吓晕来回往复循环。
    这会儿再次醒来,骤然看到苏苒之那张不惊不喜的脸,恍惚的以为自己在梦中。
    按理说,苏苒之跟陈若沁见面次数有限,又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陈若沁应该早不记得苏苒之了。但当年那个一剑刺向她大师兄,又接连打败外门炼体弟子的苏苒之实在给陈若沁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更别提比武大赛后,盛传李长老要收苏苒之为弟子。那更是让从小得到独宠的陈若沁害怕又嫉妒。
    因此,就算是过了四年,陈若沁再见到苏苒之这张脸,只是稍微恍惚了片刻,当年的记忆便宛若潮水一般涌上来。
    只是在此刻,陈若沁再看苏苒之,已经生不起一点嫉妒的心思了。
    才四年,苏苒之好像已经脱胎换骨,彻底成了她再也攀比不了的存在。
    王母见苏苒之迟迟没有动作,顶着杂乱的发丝,突然做出了翻掌的动作。
    而被她所控的曹子年和陈若沁随着这个动作,也倏然翻身,从仰躺的姿态变成平视鼎中之水。
    那小鼎外表看着小巧精致,但人若浮在上面,就发现这鼎别有洞天——只感觉自己像是出现在一处巨大的湖面上,一眼望不到边际。
    王母不知何时解开了限制两人说话的术法,陈若沁的惊叫声险些刺穿大殿。
    “啊啊啊——这是哪里?放我回家,我要回家!你们是什么人?放我回家啊!”
    算算年纪,陈若沁也才比苏苒之大了一岁,又是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本性中的天真无邪尚且未曾消弭。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局面,第一反应居然是‘放我回家,我要回家’。
    而曹子年已经过了天真的年纪,他喉结颤抖着,涩滞的开口:“我……我从小就身处诡谲的阴谋中,步步按着‘天命’要求长大,但天资实在愚钝,耗费师父无数心血。今生无以为报,还望来生给师父做马牛,结草衔环报师父大恩。”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话能不能传到师父耳中,继续艰难地说:“还有小师弟,希望他能平安长大,渡苦渡难,成为一代高僧。”
    曹子年的眼泪滴在水面上,荡漾开一圈涟漪,他闭了闭眼,睫毛全湿了。
    他说:“我烂命一条,死不足惜。不足以成为诸位仙长较量的筹码——我,先行一步。”
    说着,他重重地咬向自己的舌头。
    王母没料到被她选中的曹子年居然还有这等心性,反应慢了一步,让曹子年还真咬了下去。
    但他依然没死成——有王母在,他死不了。
    王母抬眸看着苏苒之,她虽然不曾真正了解过曹子年,对他说出这样的话也始料未及。
    但她清楚的知道,苏苒之大人最是心软,别说曹子年的死会牵连无数人,单单说曹子年这一个人,苏苒之也会出手相救。
    总之,让曹子年替苏苒之之命这件事,王母坚信自己一定能做成。
    ——只需要苏苒之在曹子年和陈若沁身边三尺之内,她就能施展完替命之术!
    而听完曹子年的话,苏苒之果真像动了恻隐之心一般,再次往前走了几步。
    王母心中一喜,手上便开始掐法诀。
    秦无尚且因为苏苒之的安抚还能定得住,但苏苒之手中的钝剑居然不由分说的直接斩向曹子年。
    ——只要曹子年死了,所谓的替命便不可能施行。
    那钝剑带着所向披靡的剑气,自主的离开苏苒之的手,无视王母宫殿内的重重功德阻碍,径直劈向曹子年的后颈!
    王母瞳孔猛缩,她手上的法诀再快也快不及这钝剑,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苏苒之能做出来的事情!
    那位心怀天下,为了苍生不惜牺牲自己的大人怎么会罔顾成百上千百姓的性命于不顾?!
    曹子年背后没长眼睛,他只能从清澈的水面上看到自己脖子上那反光的东西——好像是一柄剑,又像是一把刀。
    这是直接要斩他脑袋了吗?
    紧接着,曹子年看到自己的断发一簇簇落向水面。
    他后颈一片冰凉,好像有血流下,又好像没有。
    纵然之前口中说自己从容赴死,但当死亡气息全然笼罩的时候,曹子年还是害怕到颤抖。
    他同时也看到了身边那个姑娘倒映在水中惊恐的表情。
    恐惧在蔓延。
    极度紧张之下,曹子年感觉全身血液都凝固住,死亡的气息兜头罩住了他,他甚至感觉浑身一轻,好像灵魂在升空。
    这时候的曹子年已经无暇去注意那钝剑被一支似石非石的笔拦住,再也斩不下一分。
    苏苒之一抬脚,下一刻便出现在王母面前,她并没有对王母出手,而是握住了这擅自脱离主人之手的钝剑。
    “天道,”苏苒之打招呼道,“好久不见。”
    一句话石破天惊,宛若炸雷一般响彻在包括王母在内的殿内众人耳边。
    天道?天道是那把剑吗?那不是苏苒之大人的本命法宝吗?
    秦无则迅速想通一切,再看向王母时,眼神中带着微微不可言说的恍惚。
    猜了这么久,没想到还是猜错了始作俑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