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少林佛法(下)-《天眼尘缘》


    第(2/3)页

    但是,话有说回来,躘髯老人与龙丹的性格是不一样的。躘髯老人历经几个朝代,见多识广,见惯了人生沉浮,自然就生性淡泊,又加上自己多年以行医为生,对于修炼真气功法一途却不是那么的专注。躘髯老人专注的是养生强生,治病救人。虽然讲究师法自然,可是进境就不是那么的快了。

    龙丹则不一样,虽然生下来后,生活比较艰难,但毕竟是在新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历练,对人生的看法,自然就没有那么的透彻。但是,坚毅的性格却是大大的帮助了龙丹的修炼。

    就如龙丹做生意一样,龙丹由着强烈的**,一心就想把生意做好,就自然想一些稀奇古怪的方法去赚钱,虽然屡遭挫折,但是龙丹的毅力确实多龙丹的人生有了偌大的帮助。龙丹既没有亲身体验到朝代更替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没有上百年的人生经历。北漂失意后,龙丹立志不再沉溺繁华,一心向道,这也是龙丹进境神速的一个原因。就好比躘髯老人给别人针灸一样,用力快慢都不行,只能正好。这就是所谓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这就是所谓的一个“度”的问题,而这个度也只有在龙丹的这种人的身上才能体现的最好,其他人也学不来。龙丹把这一道理讲给空了大师听,空了大师也是为为莫如深,参详不透其中的道理,只是觉得龙丹很是有佛缘。后来的日子里,空了大师一有时间就拉着龙丹讲经论道,大谈佛理。由于龙丹记忆力超好,经常引经据典,常常反驳的空了大师瞠目结舌。每每谈论佛道,空了大师都是回去参详几日才得以明白。明白之后又接着跟龙丹继续讲经,龙丹也乐的解释,两人逐渐竟成好友。

    龙丹在少林寺的日子过得飞快,龙丹直至把天眼神功练至到了能达到十米左右,能看清他人的身体结构,能隔墙视物,半年就这样过去了。

    躘髯老人按照事先的计划,要西去华山,师徒两人这才辞别了空了大师,来到了自古英雄华山论剑的华山。

    龙丹在少林的藏经阁内阅读了大量的典籍,最能是龙丹受益的莫过少林寺的《易筋经》和《洗髓经》了。现在的年代,信息特别发达,类似修炼功法的书籍满天飞,但是,龙丹阅读了少林寺藏金阁的典籍以后,才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市面上出售的和上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足以相信,龙丹所看到的《易筋经》和《洗髓经》跟上流传的大不相同。 《易筋经》大意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所说的清虚就是洗髓,所谓脱换,就是易筋。

    《洗髓经》之说,则是相对人的**来说的,人一生下来,身体就被空气污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瑕疵,方可超脱凡人,这就使所说的根基。所谓的洗髓,就是清其内脏;所谓的易筋,就是坚其外表。

    练习易筋经的原因就是,人生下来后,有的人筋松,有的人筋软,有的弱有的强。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因此要想成道必先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

    所谓的易,就是阴阳之道,即变化之易。易之变化,既是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又关系到人的虚实。 所谓的筋,就是人身的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不是筋,无经不是络,筋络连通,通行血脉,就是精神的力量。就像人的肩膀扛东西,双手能拿物体,双足能走路,通身之活泼灵动,都是筋的作用。

    易筋洗髓的方法就是,使筋挛者舒张,筋弱者加强,筋弛者缓和,筋缩者变长,筋靡者变壮。即使再羸弱的身子,也可以立成铁石,这就是所谓的易筋洗髓。

    易经洗髓的修炼方法还有就是练内,就是所谓的“内壮论”其原文如下: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