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和变故有没有关系就不清楚了,毕竟星海中每只队伍的风格和技术储备都不一样。” 米洛点点头。 确实。 虽然他也算是个闯荡多年的老司机,但依旧不能说了解全部同行的习惯。 譬如有些在矿区拉货的船队,他们对地面摩擦系数的要求就很高,毕竟上下货物的运输车要是一打滑,很容易就产生额外货损。 所以这种强张力液体说不准就是乔科文这位同行自个儿鼓捣出来的,具体情况还得深入探索探索。 真正让米洛感到有些不正常的,其实是另一位同行的表现——准确来说,是咩咩的同行。 也就是. 乔科文船队的船灵。 要知道。 交货时两台平板车可以从船舱边开出来,这代表着飞船内部是存在【指令控制】这种行为的。 但眼下他们一行人都已经进了飞船,船上的船灵却丝毫没有任何反馈 “.” 随后米洛等人继续前进,走了没几步,面前便出现了一组闪烁着绿光的设备。 槿上前看了几眼:“飞船的除静电装置,运转正常。” 说完她从身上掏出了个小盒子,食指在某个按钮上轻轻一点,一道紫光从小盒子上沿**了指示灯旁一个类似控制中枢的模块。 过了一会儿。 咔哒—— 槿将紫光掐灭,重新把小盒子塞进了兜里:“上一次气闸的人工检查日期是四十六天前,自检时间二十四天前的中午。” 米洛与咩咩对视了一眼。 船灵果然也出问题了。 大型飞船的零部件巡护历来都是个关键环节,不过这年头科技水平发达,零部件检修一般是以船灵自检+人工周期性大检为组合进行。 其中人工大检差不多是三个月一次,槿查到的四十六天倒不算明显异常。 但是 船灵的自检频率基本上都是以小时为计,飞行过程中更是要做到实时监控,尤其是除静电装置这种关键模块,理论上在飞船被击毁之前都不可能有所松懈。 随后一行人继续沿着标注B-2通道的银色走廊前进,很快抵达了下一处区域。 区域内呈三列排布着七个休眠舱,淡蓝色舱盖全部处于闭合状态,墙面的应急物资柜里整齐码放着真空防护服,区域不大但很整洁。 栗子抬头看了眼标注:“临时休息舱居然安排在一层呀” “嗯,可能是乔科文以前的习惯有关吧,”米洛倒是能理解这位同行的想法:“板子不是说他创业前当过三年轮机长么,轮机长的休息区通常都在一层.槿,还是检查一下情况,注意安全。” 槿点点头,继续上前取出小盒子鼓捣了几下。 顾维见状,心中倒也冒出了一丢丢好奇——黑科技的小盒子,莫非这玩意儿就是传说中的小黑盒? 咳咳 又过了一会儿。 槿重新收回小盒子:“压力表显示全部维持在标准值,平均每天有4.2个舱体启用,使用时长分布符合五人轮班制,上次启用日期还是二十四天前。” “也是二十四天前”米洛摸了摸下巴:“船灵也是二十四天前终止自检,这样看出事的时间应该就是二十四天前了。” 二十四天之前 米洛记得很清楚,乔科文他们进入蓝桥星系,也不过刚刚八天而已。 换而言之。 乔科文船队早在抵达垃圾星系之前就已经出事了? 想到这里,米洛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他还以为乔科文出事的时间和顾维会有啥关系来着——譬如是顾维变身钓鱼佬之怒的时候产生了某些影响。 毕竟钓鱼佬之怒和乔科文手上的机魂教派杂物都是在同一间实验室里发现的,这种逻辑很好连在一起。 但如果出事时间是二十四天之前 那会儿扑棱扑棱号都还在前往司其亚星的路上,顾维别说变成机甲了,甚至连钓鱼佬之怒都还没接触过呢 莫非自己先入为主,潜意识就把锅甩在了机魂教派杂物上,实际上引发变故的另有他因? 随后米洛带着众人继续往前探查。 结果 一切正常。 比如货舱区内摆放着二十多个标准集装箱,通过磁力锁固定在地面,米洛随机抽查了一个,里面是耳根重工生产的标准型号液压阀。 又比如医疗舱的白色墙壁一尘不染,急救机器人安静地停在充电座上,连风道结构的叶片转速都稳定无比。 甚至生态室的水培农场都完全正常,各类培育植株长势良好,自动灌溉系统的水分吸收曲线与培养液供给记录完全匹配。 也就是说整艘飞船上除了船长、船员以及船灵,哪怕是普通的程序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一个小时后。 一行人终于停在了仅剩的一处区域外。 也就是飞船的 主控室。 注: 大家新年快乐呀,今年又要在医院过年了. 第(3/3)页